Foreword
要换电脑了,老电脑已经八年了,内存老是出问题,动不动开机就卡启动界面,新3A都玩不动了,显卡够用但是CPU不够,小马拉大车,很难受,也是时候换一个新的了
主机
很久之前就被背插种草了,距离第一款背插也都出了2年了,应该可选择性比较大了吧?实际并没有,这种需求还是太过小众了。
这次主要就是冲着极尽简洁的机箱正面,没有多余的线材显示出来,看起来模块化的思路来弄。
主板选型
优先选背插主板,实际市面上能买的很少,可选择性很少,只能凑活
华硕 TUF GAMING B850-BTF WIFI W,能买,1900,有BTF显卡槽,但是没有USB4,音频接口也偏弱
华硕 ROG Crosshair X870E Hero BTF,难买
技嘉 X870 AORUS STEALTH ICE,难买
技嘉 B850 AORUS STEALTH ICE,能买,2450,相对完美一些,但是没有板U套装
技嘉 B650E AORUS STEALTH ICE,能买,2200,只有一个PCIe插槽
微星 B650M APE WIFI,上一代
微星 B650M PROJECT ZERO,难买
微星 B850 GAMING PLUS WIFI PZ,难买
微星 PRO Z890-S WIFI PZ,难买
实际只有3个能选的,每个都有点缺点,选起来很难受。
BTF显卡槽供电是600W,刚刚够5090,虽然看了测评,这个接口抗高温、抗大电流都还行,但是那毕竟是拿来测试的,不是量产版本。
最后选择只能是:技嘉 B850 AORUS STEALTH ICE
CPU选型
9950x3D,多核,但是CCD问题
9900x3D,也有CCD问题
9800x3D,无CCD问题
游戏上差距其实非常小,2-3%,CCD问题可以通过手动或者自动调节来解决,9950x3D的好处是他可以多开,主力CPU0开游戏,后台挂一堆其他东西都是ok的,最后还是选了9950x3D
机箱选型
乔思伯 TK3,539
乔思伯 TK2,789
乔思伯 D300,439
尺寸上,D300更高一些,TK2和3偏矮胖一些,都支持背插,以海景房来说,TK系列更好看一些。TK3是2的青春版。
但是TK3的前面版IO更多一些,同时支持的显卡也更长一些,只是机箱相对软一些。
机箱最后选了TK3
散热选型
360和280冷排,散热效果基本差不多,看能放进去哪个,280少了一个风扇,明显噪音效果会更好一些
420更强,但是机箱不容易适配
联立隐流二代,侧向水管,可以固定隐藏部分水管,水管可以很短,整个面上看起来更清爽一些
二代有两种TL、CL,还有无风扇版本,我有猫扇就不需要他的风扇了
散热选型:联立隐流二代无扇叶版本
内存选型
白色可选也比较少,而且我还要48G大小的,基本就只有这么几个选择了
威刚 D500G 釉白 48GX2 6400 C32
女武神二代RGB-白色 8000 DDR5 48G(24Gx2) I 海力士M-die颗粒CL38
金百达 星刃白灯【8400/C38】24G*2
宏碁掠夺者DDR5冰刃24G*2套装8200MHz 海力士内存
频率越高,越难大容量,正常游戏48G就够用了,如果日后还需要拓展,96就行了。
所以选2个24G高频率的就行,主板只能做到8200,再高也没啥用,剩下位置给拓展用
内存选择:宏碁掠夺者DDR5冰刃24G*2套装8200MHz 海力士内存,主板方有官方验证过
电源选型
航嘉 MVP P1200(白) 1200W白金 ATX3.1
电源选择比较少,直接选航嘉就行了,功率选的比较大为了后续升级使用,也是白色
其他
风扇有多的,倒是不需要
硬盘本身固态就很多,也不需要,移动过来就行了
显卡用之前的3080Ti,移动过来即可
汇总
主板:技嘉 B850 AORUS STEALTH ICE
CPU:AMD 9950x3D
机箱:乔思伯 TK3
散热:联立隐流二代无扇叶版本
内存:宏碁掠夺者DDR5冰刃24G*2套装8200MHz 海力士内存
电源:航嘉 MVP P1200(白) 1200W白金 ATX3.1
显卡:索泰天启3080Ti
风扇:猫头鹰*6
总体算下来价格1w出头
唯一问题,显卡是黑色的,等60系出了弄个白色的或者巧克力色的,再把显卡线给隐藏掉,正面就很简洁了
装机
等待收获
显示器
老显示器是LG34UC88B,34寸,3440*1440,75Hz,主要是刷新有点拉跨,分辨率也有点不够看了
想换一个新的,目标尺寸大概是40寸以内,比34大,IPS的屏幕,曲面带鱼屏21:9,支持HDR,同时分辨率可以达到5K,120Hz就行,最近显示面板有点百花齐放的意思,各种屏幕都有,想要这个标准的还有点不好找。
选型
联想,P40W-20,40寸,5120*2160,75Hz,淘汰
INNOCN,40C1U,40寸,5120*2160,100Hz,IPS,直屏,淘汰
INNOCN,45C1R,44.5寸,5120*1440,120Hz,HDR400,VA,淘汰
飞利浦,40B1U6903CH,40寸,5120*2160,75Hz,淘汰
惠普,Z40C,40寸,5120*2160,75Hz,淘汰
戴尔,U4025QW,40寸,5120*2160,120Hz,IPS Black,HDR600
川升,CS40X,40寸,5120*2160,120Hz,Nano-IPS,HDR700,淘汰
MXHA,M40C,40寸,5120*2160,100Hz,IPS Black,基本和川升一样,淘汰
LGKC,无型号,40寸,5120*2160,120Hz,LG-Black IPS Black,HDR600,淘汰
星华辰,UP40R2,40寸,5120*2160,120Hz,Nano-IPS,HDR600,淘汰
iPlaoe,W40A Max,40寸,5120*2160,120Hz,Nano-IPS,HDR400,淘汰
AOC,AG405UXC,40寸直屏,3440*1440,144Hz,IPS,HDR400,淘汰
LG,40U990A,40寸,5120*2160,120Hz,Nano IPS Black,HDR600
LG,39GX90SA,39寸,3440*1440,240Hz,MLA+OLED,HDR400,淘汰
LG,45GX90SA,45寸,3440*1440,240Hz,MLA+OLED,HDR400,淘汰
LG,42C4/C5,42寸,3840*2160,144Hz,OLED,性价比很高,但是办公、文字、白屏问题很大,由于是电视,启动很慢,启停要用遥控很不方便,淘汰
三星,42S90F,42寸,3840*2160,144Hz,OLED,淘汰
基本全淘汰了,只有LG和戴尔,而且他俩的这个型号基本应该是同一个面板出来的,参数基本是一样的
这两个均价都1w左右,国内没有代理,保修没有保障,感觉不划算,很快就会被打下来
纠结半天,找不到合适的产品,退而求其次,换成32寸的4k显示器,刷新率有120Hz就行,但是面板得要QD OLED或者MLA+OLED
AOC,AG326UD,32寸,165Hz
LG,32GS95UV,32寸,240Hz
三星,S32FG812SC,32寸,240Hz
三星,S32DG802SC,32寸,240Hz
AOC最便宜,也能满足要求,其他的几个就算了,他们这个价格我再加点都能上戴尔的5K了
实测体验确实比之前的LCD显示器强了好多,效果确实不错,但是亮度很明显下降了,然后这个AOC的音响说是2个8w,对比了一下还不如我老LG的5w,发声位置也不太对,双声道感觉都是从中间出来的,左右声道不是很明显,音量开上来感觉也不是很大声,容易听不清
这款AOC的面板已经第三代QD OLED,而其他对比的LG三星都是第四代产品了,第四代面板亮度更高一些,但是也就一些,烧屏控制得更好,彩边也优化了一点,刷新率也上去了,不过没啥用,现在4K是谁也不能真的这么高刷新,只能糊弄一下眼睛。
品牌背调
HKC慧科,65亿注册资金,还是挺有实力的,有自己的面板生产厂,不是其他杂牌能碰瓷的
INNOCN联合创新、泰坦军团是其子品牌,深圳市世纪创新显示电子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亿
LGKC,名字碰瓷,背后是华辰电子(广州)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w,可想而知啥水平了
星华辰,同LGKC,一家的另外一个马甲
iPlaoe,这个名字碰瓷iphone+aoc,广州为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w
川升,深圳市川升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w,母公司四川川升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金200w,看了下Boss,没有研发,只有销售,顶多是个组装代工厂,还是很小的那种,软文、买量弄了不少。
MXHA,四川云昊众联科技有限公司,跟川升差不多
这几个没注册资金的小厂,应该都是拿的尾货面板,多少都有一些瑕疵点,然后人工组装以后包装成自己的产品,本质上还是LG、三星等厂商的面板,和自己DIY差距不大,主要是给你做好了结构适配,弄出来了显示器固件,各种参数HDR、FPS、拖影等等一些认证是完全没有的,属于是有啥用啥,不挑的人才能用,售后是没保障的,3年售后,不到1年一个产品就没货了,后续只能通过换货或者其他渠道进行处理。
IPS区分
Nano IPS,色彩比普通IPS更好,但是对比度不高
Nano IPS Black,在Nano IPS基础上提高了对比度,解决了漏光问题
IPS Black ,在IPS基础上提高了对比度,解决了漏光问题
Fast IPS,响应速度最快
LED区分
QLED,可以认为是MiniLED+WOLED的合体,但是这种文字边缘泛彩色,没办法解决
- ULED、Neo QLED 量子点LED都可以认为是一种QLED
- 早年三星的QLED不是OLED,属于是单纯给LED加了一个背光叫做了QLED,但是这种技术不如现在的QD OLED,后期三星又把QLED捡起来了,但是此时指的是类似QD OLED的技术了,这个名词就被三星弄乱了
- 这个一整套技术的峰值亮度上不去,这里似乎有一些不可能三角,要高亮度、对比度就没色准,要色准、高亮度就没刷新率,三者不能兼得,只能选其二
QD OLED,TCL的商标,类似于QLED技术,QDEL
WOLED,多个白色发光,本质上还是OLED,但是总体看色彩发白,饱和度降低
Mini LED,分区背光,分区数量有限,经常能看到各种分区数不够造成的黑泛白
Micro LED,可以说Mini的进阶版,分区数超高,但是价格逆天
MLA OLED,LG的技术,对标QLED
目前来说QD OLED应该算是现在能买到最好的了,但是OLED这种屏幕对于办公、大量文字白屏显示略有一点不够好,字体容易有彩边,看着容易眼花。
分辨率/接口
DP 1.4a,DP 1.4b
DP接口为了提高带宽,推出了DSC的压缩技术,带了DSC的就是b,没带DSC的就是a
但总的来说1.4支持到4K 144Hz 10bit
HDMI则有点尴尬了,比较老的HDMI完全拉不动4K 120以上,还好我这里是DP1.4a和HDMI2.1,165Hz支持,如果买三星或者LG的240Hz,还有点点危险。
DP好在可以双线同时连接来扩展带宽,也就不怕对未来的扩展性不够了。
Summary
后续等到Zen6出来以后,考虑再把9950x3D换掉,下一代GPU出来以后再把3080Ti换掉,等5K普及了再把这个显示器换了,还得好久。
实测3080Ti还是能勉强4K 60Hz的,就是画面一激烈掉的有点厉害
Quote
https://www.chiphell.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710927
https://bbs.nga.cn/read.php?tid=43522406
https://zhuanlan.zhihu.com/p/1897378386336256709